軸瓦側隙測量
汽車軸瓦的間隙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測量的主要方法是使用塑料間隙規測量軸承的徑向間隙。為什么軸瓦的頂隙比側隙小親你好側向間隙是軸頸與軸瓦兩側位置的間隙,頂間隙是軸頸與軸瓦上部位置的間隙。由于軸孔配合一般為間隙配合,軸在插入孔中之后與孔維修記錄技術要求測量工具應校驗合格符合技術規定,指示準確靈敏可靠在測量過程中,要正確使用游標卡尺千分表,讀數要準確,視線要達到三點一線用塞尺測量軸瓦側間
31.套裝電機小齒輪時,在(B)狀態下對測量齒側隙造成的誤差小。 (A)高溫(B)常溫(C)低溫(D)任意 32.韶山3型電力機車輪對自由橫動量二位、五位是(C) (A)0.75mm (B)1.5mm (C)14m軸承發熱(供油量不足,回油不暢,油質差,軸頸和軸瓦接觸角過大,軸瓦或軸頸磨損,軸瓦緊力過大,軸瓦側隙或頂隙過小,冷油器冷卻效果差造成供油溫度高,) 軸承振動(偏差過大,軸軸瓦間隙及緊力的測量 (1)軸瓦兩側間隙應呈楔形,間隙數值以塞尺在四角測量,插入深度以15~20mm為準。(2)頂部間隙用壓鉛絲的方法測定,頂部和下軸瓦結合面上的鉛絲直徑各

軸瓦間隙的測量與調整方法,軸瓦間隙的測量與調整方法 經過多年實踐,我們認為軸瓦的頂隙應為軸徑的0.15%~0.2%,側隙應為頂隙的60%~,軸向間隙應為1~3mm為連桿大頭側隙的測量 按發動機的裝配規范,正確安裝曲軸飛輪組和活塞連桿組。測量連桿大頭和曲軸曲柄之間的側隙。必要時更換連桿。 1 百分表 2 連桿 3 曲軸 連桿瓦間隙測量 測量方法:測量完畢后拆除下部軸瓦,拆除時,軸瓦涂上潤滑油,用木棍撬起軸,用銅棒輕輕敲擊,使之沿軸向轉動上方取出并放置指定位置。 ⑥齒輪側隙與頂隙 將鉛絲放入2個齒輪
軸瓦的側隙測量方法一般用塞尺法,塞尺塞入間隙中的長度不小于軸頸直徑的1①用壓鉛法、抬軸法或其它方法測量軸承間隙與瓦殼過盈量,軸間隙符合要求,瓦殼過盈量應為0~0.02mm。a)因測量位置 2、3、4設在進油槽口區,對其瓦口側間隙不再測量 b)因 73°位置屬于過渡帶,側隙接近于0mm,另選 70°位置測量 c)表中數據是理論計算值,由于塞尺規格的限制,在實際測量軸瓦車旋直徑=400+2*0.8=401.6mm 加工后去掉墊片,上、下距離401.61.0=400.6mm。400.6400=0.6頂隙,兩側401.6400=1.6mm。側隙=1.6/2=0.8mm 七、軸頸揚度測量 大修前測量其目的是為了調整聯軸器中

軸瓦側隙測量,軸瓦 鉛絲 銅片 方法/步驟 1 用塞尺在軸瓦中分面四角測量瓦口間隙,塞尺插入深度約為軸頸直徑的1/12~1/10,并做好記錄;2 用壓鉛絲法測量頂部間隙,將長50~70mm的鉛絲橫放在軸頸兩測量時,塞尺插入間隙中的長度不應小于軸徑的1/4.軸瓦接合面的側間隙應是勻稱相等的。 3.軸向間隙的測量方法 軸瓦的軸向間隙,一般用塞尺進行測量。 經過多年實踐,我們認為軸瓦1. 對圓筒形和橢圓形軸瓦的側隙,可采用手工研刮或軸承中分面加墊車削后修刮的方法調整。 2. 對圓筒形和橢圓形軸瓦的頂隙,可采用手工研刮或情況允許時對軸承中分面加墊的方法調整。 3
A、載荷發生變化B、供油系統突然故障C、軸瓦發生磨損D、冷卻系統出現故障。 18、用鉛絲法檢驗齒側間隙,鉛絲被擠壓后()的尺寸為側隙 A、厚處B、薄處C軸瓦的軸向間隙,一般用塞尺進行測量。 經過多年實踐,我們認為軸瓦的頂隙應為軸徑的0.15%~0.2%,側隙應為頂隙的60%~,軸向間隙應為1~3mm為。 組裝與圓柱齒輪副的側隙調整方法與接觸斑點的調整方法相似,可以通過調整軸承座或修刮軸瓦等方法實現。 錐齒輪副的小法向間隙值見表598,錐齒輪的側隙檢查方法與圓柱齒輪的基本相
經過多年實踐,我們認為軸瓦的頂隙應為軸徑的0.15%~0.2%,側隙應為頂隙的60%~,軸向間隙應為1~3mm為。 2、頂間隙的調整與測量方法 頂間隙的高度可用增減軸瓦接合面處瓦口墊軸瓦間隙的測量與調整方法 經過多年實踐,我們認為軸瓦的頂隙應為軸徑的 0.15%~0.2%,側隙應為頂隙的 60%~,軸向間隙應為 1~3mm 為。 軸瓦的間隙決定油楔的厚度,并影十一、側隙 項目 道活塞環道活塞環第三道活塞環第四道活塞環測量及結果 測量值 結果判斷及 處理 注:結果判斷及處理欄內僅需根據檢查結果填寫正常、維修方案。 十二、
1、測量連桿側隙 注:連桿必須能夠在曲軸軸頸上橫向移動自如。如果連桿不能移動自如,拆下連桿蓋,然后確保軸瓦的尺寸正確。檢查曲軸和軸瓦上有無污垢或損壞。 重復上述步驟,安裝其余頂隙和頂部緊力可以用壓鉛絲的方法測量,側隙一般用塞尺測量。水泵的的軸瓦直徑一般不大,塞尺塞入深度不宜過長。圓筒壓鉛絲測量徑向間隙圓筒瓦壓鉛絲測量頂隙的(五)傳動鏈測量與分析 (六)工件齒面產生明顯波紋的原因分析 1.波紋與其他表面質量之間的區別 2.齒面波紋數的顯示及波紋頻率的計算 3.機床中幾種振型的頻率 4.等拉力彈簧平衡
A.蝸輪軸向 B.蝸桿徑向 C.蝸輪徑向 58.測量齒輪副側隙的方法有 兩種。 A.涂色法和壓熔絲法 B.涂色法和用百分表檢驗法 C.壓熔絲法和用百分表檢驗法 59.錐齒輪嚙48. 用鉛絲法檢驗齒側間隙鉛絲被擠壓后( )的尺寸為側隙. A,厚處B,薄處C,厚薄平均值D,厚處二分之一 49. 蝸桿箱孔的距檢查是先將兩個測量芯棒插入孔中,箱體用三個千斤(二)測量爬行與蝸條副嚙合側隙的方法1.測量運動部件的爬行2.測量蝸條副的嚙合側隙(三)蝸桿蝸條副的修配工藝1.蝸桿的配車工藝2.蝸條的配刮工藝3. 尺寸鏈的補償第7節 抗磨軟帶
回復 15# 沉睡的太陽 太陽:你好,測量不是使用千分尺。測量原理是把塞尺(圓形,塑料)的壓扁后,使用本文將介紹三種測量軸瓦間隙的方法。 二、方法一:手感法 手感法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測量方法,適用于大多數機械設備。具體步驟如下: 1.將待測的軸瓦放在一個平面上,并用手指按住